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实践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通过返乡实践,拓宽视野、学习技能、增长才干、贡献力量。
我的返家乡社会实践
实践人:中医191邓博文
实践地点:中国扶贫基金会
实践时间:2020年7月15日——8月5日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这炎炎的夏日中,终于迎来了我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先有过年时的新冠疫情,再有入夏后的滔滔洪水,这一系列的天灾似乎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我们来自于人民,我们终归于人民”。在亲身经历了两年军旅生涯后,军队的这种奉献意识便在我的身上深深扎下了根。而经历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后的我,则更加坚定了“一颗红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的思想。
七月十三日在网上看到江西地区受洪涝灾害严重,我便开始在网上搜寻江西各地区抗洪一线的联系方式。得到的回复却都是:“目前有部队官兵把守,形势趋于稳定,暂时不需要人了”。直到十五日上午,都昌县团委发出了一张紧急招募的通告,看到通告后的我随即买了前往江西南昌的动车票。也因此与崛美公益、中国扶贫基金会结缘。
刚下动车,我便拨打了紧急招募通告上的咨询热线。在电话中,崛美公益的工作者告诉我说现在不太需要兼职的志愿者了,比较需要能去一线的二十四小时全职志愿者。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的我满怀欣喜,心想这与我所想的简直是不谋而合,于是便立即打车来到了报名地点。
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本以为终于能前往抗洪一线,与部队官兵肩并肩,实现自己的一点军人价值时,却被中国扶贫基金会留在了大本营。不让上一线的原因也仅仅因为我是一个学生,要为我的安全负责。分配给我的采购工作也是那么的无力,对一个之前完全没有到过的地方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完成这项工作。于是在来到这里的头两天总是心不在焉,询问着我什么时候能够上到一线去。
就当因帮不上忙而感到无奈,甚至快要打退堂鼓时,却又分配给了我的新的工作——收集当天前往各受灾地区的工作简报和将公众号文章上传至官网。转念一想这也算是我的老本行,去不去一线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我能够为这次救灾尽一份力,献一份心。这让本有心无力,准备打道回府的我便又决定留了下来。一次巧合,让指挥员带上了一直留守在大本营里的我。在这后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我用实际行动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也如愿和队伍前往了一次又一次的一线受灾地区进行入户调研和救灾物资的分发。不同的灾区,受灾的情况却是几近相同。房屋坍塌、庄稼绝收、当地交通道路破损……在大自然面前的我们显得是那么的脆弱。但是家园有殇爱无疆,天灾无情人有情。虽然我们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磨难,但此时此刻我们就是一家人。在看到当地受灾群众领到救灾物资时露出的笑容,这便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哪怕现在身处的岗位是那么的平淡且无趣。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已经腐蚀了一些人的心灵,而公益活动却是纯净心灵的一大体现。本次救援行动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财富是无价的,这份财富足够让我终身受益,我也定将热爱公益事业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