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vol.21——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胡毓琳)

发布时间:2020-11-30发件人:消息来源:医学健康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实践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通过返乡实践,拓宽视野、学习技能、增长才干、贡献力量。

我的返家乡社会实践

实践人:助产191胡毓琳

实践地点:漳州漳浦县医院

实践时间:2020年7月30日——9月10日


身为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在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之后,积极响应学院“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这一号召,在疫情期间,以自己为单位来到了家乡当地的漳浦县医院进行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对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养成了要随身携带小本本(记录)的习惯。

刚进医院的时候,我的带教老师带我熟悉了整个医院的布局结构,熟悉了之后开始了我的社会实践生活。

这次社会实践引导了我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社会化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动手和动脑能力,增强了个人社会责任感。不仅要学习好理论知识,还要注重每一次实践,积极为自己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事物,书本上学的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特别是有些病人的疾病并非课本上的那么典型,我们的护理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留意。我在神经内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手术室,妇产科待了为时六周的社会实践。     

刚进科室,充满了好奇与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环境的熟悉,社会实践逐渐步入正轨!

每天早上,开交班会议。在神经内科时,每次开早会的时候,都能巩固知识。首先护士长向我们做了医院感染防控教育,还有起床三部曲(床栏要拉起!防止跌倒坠床)一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保证执行率正确率,三查八对等。输液器贴膜湿了要换掉,使用一些利尿脱水的用物,如甘露醇时,要提醒家属要密切注意病人,以防病人在没有家属陪同的情况自己下床然后跌倒等等。在这里,我熟悉了神经内科的护理常规;熟悉了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常用药物的剂量、给药方法、毒副作用及处理、用药注意点;观看了常用的诊疗技术:腰椎穿刺术、高压氧舱治疗;熟悉了临床常见的一些护理操作,如鼻饲技术,吸痰法,留置导尿,心电监护,康复训练等。我会去给医生说需要做心电图的病人做心电图。在骨科时,我熟悉了骨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了解了骨科的常用检查方法;熟悉了骨科外固定(石膏,牵引,夹板)的护理方法等;在神经外科时,熟悉掌握了颅脑外科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如:意识、瞳孔、肌力检查);在手术室时,我熟悉了穿针夹线、装卸刀片、各种无菌器械的拿取等基本操作:掌铺大中小无菌手术巾的操作及台上的传递方法;熟悉了手术的术前、术后处理等。在妇产科时,熟悉了产科病历及各项护理记录、产科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整体护理;熟悉了正常产褥期乳房、会阴等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熟悉了产科手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各项基础护理和晨间护理;熟悉了常见妇产科操作技术(坐浴、会阴擦洗、会阴冲洗、阴道擦洗、导尿等),熟悉了妇科常见病手术前、中和术后的护理等。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到了护理工作是个熟能生巧的技术活,要不断学习,思考,锻炼,才能拥有更加牢固的技能,我会更加珍惜以后的学习时间,更加推进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在社会生活和全体公民中彰显先进性,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